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消費滿指定金額即可享有*全球免運費*服務!
本地銀行轉帳/FPS轉數快/Payme 付款 可享3%額外折扣 !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✨非売品 Not For Sale✨
当店で展示されています!是非ご来店ください
Display at our store ! Please come visit us
商品存貨不足,未能加入購物車
您所填寫的商品數量超過庫存
{{'products.quick_cart.out_of_number_hint'| translate}}
{{'product.preorder_limit.hint'| translate}}
每筆訂單限購 {{ product.max_order_quantity }} 件
現庫存只剩下 {{ quantityOfStock }} 件
水野鍛錬所 源昭忠「賜台覽 三笠宮崇仁親王殿下記念庖丁」
松竹梅彫金 白鋼 本霞研ぎ 正夫柳刃 二尺二寸(660mm)
製作年月:
昭和二十七年六月吉日(西曆1952年6月)
二代目刀匠 故•水野正範(貞三郎)作之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這是一把蘊含深遠歷史意義,同時兼具紀念價值的柳刃,距今已有 70 餘年的悠久歷史。
這把刀的起源可追溯至昭和天皇的弟弟——「三笠宮崇仁親王」。在日本戰後百廢待興的時期,他為了振興日本刀劍技藝的傳承,利用募集到的捐款協助建設刃物工房設施。1952 年 6 月,崇仁親王親自前往位於堺市的「水野鍛鍊所」,參加其竣工典禮,並表達了對他們的勉勵與支持。
為了紀念這一歷史性時刻,當時的二代目刀匠「水野正範」特別打造了一些刀具,贈予崇仁親王以表敬意。而這把柳刃包丁,正是當年其中一把保留在水野鍛鍊所中的珍品。
刀身上的松竹梅彫金由已故的彫金師「先代 岩崎庄佑」親手製作,他正是「飛龍中華包丁」彫金師——「岩崎範光」的父親。透過精緻的彫刻工藝令這把柳刃更顯獨特與珍貴。
這把刀的刃長達到驚人的二尺二寸(約 660 毫米),僅憑單手無法操作,其重量與寬度甚至超越了鮪切包丁。如此「怪物級」的尺寸帶來的震撼,絕非照片所能完全傳達。若有機會蒞臨我們的店鋪,務必親自欣賞這把史無前例的包丁,一睹它的獨特魅力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關於三笠宮崇仁親王(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)
生於 1915 年 12 月 2 日,是日本皇族,為大正天皇與貞明皇后之幼子,在兄弟中排行第四。他是昭和天皇的幼弟,也是上皇明仁的叔父。幼稱「澄宮」(すみのみや),宮號為「三笠宮」,名稱取自奈良市的三笠山,其徽印為若杉。
由於出生較晚,他並未被視為皇位繼承人。在二戰期間,他以日本陸軍軍人的身份被派往中國,目睹了日軍暴行帶來的戰爭災禍,因而在宮內持有堅定的反戰立場。這也使他在日本投降後未被起訴或追究責任。
崇仁親王因其左派政治立場,在中日外交與和解中扮演了重要角色。他曾代表天皇一家向中國與韓國的受難者致歉,並以乘地鐵上班等平民化生活方式聞名。2016 年 10 月 27 日,三笠宮崇仁親王因心臟衰竭於東京都中央區的聖路加國際醫院辭世,享嵩壽 100 歲。